首页 新闻快报 风华正茂三十载 聚力创新耀未来

风华正茂三十载 聚力创新耀未来

1993年,改革的春风吹满中华大地,海峡两岸关系也迎来了新的篇章。台湾的中国化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掌舵人王致权先生,克服重重困难,与苏州第二制药厂创立了“苏州中化药品工业有限公司”,把台湾中化对健康事业的追求,扎根在了这座江南古城。

此后30年,苏州中化栉风沐雨,经历了无数挑战,收获了无数的荣誉,在健康领域默默深耕,抗生素生产、GMP、慢病治疗药物研发生产、医疗体制改革、大健康布局……如今的苏州中化,将以制药企业独有的严谨与创新精神,迎接大健康产业新的变革与挑战。

01乘着改革春风一份跨越海峡的健康传承

1952年,“中国化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”(以下简称“台湾中化”)在台湾成立,立志解决百姓用药难题的王民宁先生任董事长。在他的苦心经营下,台湾中化成为台湾历史最悠久、规模最大的制药企业、知名的上市公司。王民宁先生一直期待有朝一日回大陆投资,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。

20世纪90年代初期,邓小平的“南巡讲话”带来了改革的春风,恰逢海峡两岸关系迎来重大变化,这让王民宁之子王致权先生看到了来大陆投资的希望,于是他克服重重阻碍,来到大陆开展相关投资考察。自哈尔滨开始一路南下,兜兜转转,最终,他决定与苏州第二制药厂合作建立“苏州中化”。

王致权之子王勋辉先生临危受命,担任苏州中化董事长。在他的努力以及苏州市政府的支持下,建厂工作快速推进。1993年4月27日,苏州中化药品工业有限公司第一次董事会召开,标志着苏州中化正式成立,一份跨越海峡两岸的关于“健康事业”的传承迎来了新的开始。

同年11月,在苏州的狮山脚下,苏州中化举行了奠基典礼。苏州中化是台湾第一家上市公司在苏州投资的企业,也是两岸第一家合资兴办的制药公司,也是当时苏州排名前三的合资企业,在医药健康领域发展进程中,有着极其特殊的意义。

02 从抗生素开始在医药健康领域深耕

1996年,金山路80号,苏州中化药品工业有限公司厂区建成,粉针剂、固型剂、护理液制造车间陆续开工投产,BOSCH流水线是当时全国第一家集洗瓶机、分装机、压盖、灯检为一体的先进流水线,苏州中化首批抗生素粉针剂产品——“赐福乐新”(后来的“伏乐新”头孢呋辛酯)也从这里诞生。

自此,苏州中化以母公司“台湾中化”在台湾畅销的药品及新登记的药品为主,如抗生素类药、心血管类药、解热镇痛药等,每年推出三五个新药,生产、研发都在本地,销售遍布全国,生产形势、经济效益持续上升,并依靠质量和信誉持续扩大产品和企业的知名度。

GMP《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》,要求制药、食品等生产企业应具备良好的生产设备,合理的生产过程,完善的质量管理和严格的检测系统,确保最终产品质量(包括食品安全卫生)符合法规要求。苏州中化产品的质量和信誉,便源自对GMP的严苛和坚持。

1995年,我国开始逐步推行GMP认证工作。苏州中化积极响应配合,王勋辉先生带领员工全身心投入到GMP的准备工作中,本着“坚毅踏实、任劳任怨、韧性十足”的水牛精神,起早贪黑、克服诸多困难,获得了丰厚的“回报”。

1997年,苏州中化成为江苏第一家、国家医药管理局第一批GMP静态认证达标企业,并于1998年在全国首批通过卫生部全厂动态GMP认证检查;2000年,苏州中化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GMP认证。2014年,苏州中化新基地落成启用,并顺利通过2010版GMP认证,同时符合日本GMP标准。

03主动求变,化危为机苏州中化发展进入快车道

历史的长河风起云涌,有辉煌时刻,也会有危机潜伏,苏州中化也未能避免。在遭遇持续亏损的时候,苏州中化主动求变,开展了为期三年的“神州专案”,对生产力提升、新品开发流程化、非药品开发、人员提升等一系列进行专项提升;并于2008年开展了“碧赢专案”,进一步巩固改革成果。

此时,正值国内即将推行新版2010版GMP,金山路工厂的设施和产能将不再能满足未来生产和法规的要求,于是,新厂建设计划应运而生。2009年,迁厂专案第一次会议召开,次月筹建小组正式成立。与此同时,苏州中化讨论并制定了第一个5-10年发展计划,清晰了未来的方向,明确了愿景和目标。

2012年,整个医药行业进入“限抗时代”,苏州中化顺应形势,开始布局非抗品种,恰逢华怡平®伏格列波糖片、文乐宁®替米沙坦氢氯噻嗪片、利波非®聚卡波非钙片三个新批文相继落地。很快,苏州中化突破种种困难,让这三个品种成为公司的“主力”,公司也迈入慢病管理的“快车道”。

2014年,苏州中化高新区浒墅关新基地落成启用,经营战略从传统制药逐步向大健康领域开展探索。

04 拥抱变革以创新之力专注大健康产业

时间来到2020年,吴素环董事长开始掌舵苏州中化。面对市场消费升级、互联网+健康的快节奏,以及大健康领域的产业链升级,有着多年企业管理咨询经验的她,进一步明确了苏州中化的企业发展战略:布局大健康产业,聚焦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全过程,开展品牌化打造,并开展产业链布局。

深耕慢病治疗领域,是苏州中化大健康产业布局的关键之一,持续开展药品研发和生产,并通过品牌化运营为慢病预防等健康科普提供助力。2023年4月,被便秘困扰的“不便家族”的故事引爆互联网,苏州中化利波非用趣味科普的形式,面向便秘人群喊出了“摆脱不便人生”的口号,呼吁大众关注倡导健康。

预防领域,苏州中化以制药企业的积累为基础,打造了口腔护理品牌蜜牙洁克,以及健康食品品牌鹤乐康,并推出多款健康系列产品。在产业链融合发展方面,苏州中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魄力和拼劲,从制剂的生产,逐步迈入上下游产业的整合进程中,目前已有多款药品涵盖了原料药的研发和生产等全流程。

发展和变革,离不开创新的力量,苏州中化始终关注并大力推进研发工作。目前,苏州中化的研究所具备完整的立项调研、制剂开发、质量研究、临床研究、质量保障、注册沟通的研发建制。作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示范企业,苏州中化也在积极与医药高校、业内领先的CRO开展紧密合作,进一步聚焦新品研发。

“未来必须要拥抱变革,必须坚持品牌化运营,要用苏州中化产品的高品质,去带动品牌力的提升。我们将站在30周年的节点上,总结过去、展望未来,拥抱大健康,搭乘‘健康中国战略发展’的大船,乘着创新之力扬帆前行!”在接受《创新之路》栏目采访时,吴素环董事长十分坚定地说。

05共体时艰始终不忘健康企业的担当

2022年12月,苏州中化退热药品“对乙酰氨基酚”的产线全员驻厂、闭环管理,7*24小时满负荷运转,并在政府职能部门的协助下,保质保量完成了对乙酰氨基酚的市场供应,为这场因新冠病毒肺炎导致的疫情的余波退掉了最后的热潮。

这也是苏州中化人在面对灾害时的担当,从1998年抗洪救灾、2003年非典、2006年清远洪灾、2008年汶川地震等,再到2020年2月新冠疫情爆发驰援武汉,在每一次被需要时,苏州中化都及时伸出援手,用大爱回馈社会。

苏州中化始终致力于两岸医药学术的交流,自2002年以来,联合台湾王民宁基金会先后多次在广州、上海、北京开展了多场“海峡两岸医院管理学术交流会”、“王民宁基金会获奖者两岸学术交流活动”等,对两岸医药领域的学术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。同时,苏州中化联合苏州大学成立“苏大奖学金”,为医学相关领域的科研提供助力。

结语:“热情、创新、关怀、健康,做华人世界值得信赖的健康企业”,这是每一个苏州中化人耳熟能详的企业价值观和愿景,也是每一个苏州中化人孜孜不倦努力的方向。从疾病治疗,到“预防+治疗”的大健康全领域,苏州中化时刻把握新的机遇,积极面对新的挑战。

关于作者: 开钫

热门文章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